在 41 岁的时候,我的中年危机仍有可能出现一些意外的转变,但我必须承认,我从未体验过骑摩托车的乐趣。作为一名伦敦的自行车手,我不能说避险是理由,而作为一名热衷于驾驶的人,我很想感受没有车门和挡风玻璃的开阔道路。然而,骑行是那些电影中被渲染得无比酷炫而现实生活却显得逊色的事情之一——即使在我最好的日子里,我也不会像上世纪中期全身皮革的马龙·白兰度那样。

尽管如此,奥斯汀·巴特勒和汤姆·哈迪也不例外,尽管杰夫·尼科尔斯非常有趣的《骑手》,现已在VOD上播放,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电影对骑着两轮战马的英俊、眯眼男人的爱恋,它却让这个场景变得有些不浪漫。影片设定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讲述了一群芝加哥骑手帮派从简单的反叛心态发展到越南战争所引发的无方向感和暴力犯罪气氛——以及朱迪·科默饰演的失望的骑手妻子努力让她的沥青成瘾的丈夫安定下来的故事。

无论《骑手》提供的任何男性愿望实现,都带有一丝忧郁。你可以对一些经典的骑行电影说同样的话。当白兰度在《飞车党》中饰演的嚣张角色约翰尼被问到他反对什么时,他著名地回答道:“你说呢?”。拉兹洛·贝内德克1953年的犯罪戏剧将放荡不羁与诚实的法律秩序相对立,但对那些不满美国梦的灵魂表示同情。

十年后,罗杰·科曼的反文化经典《狂野天使》(Internet Archive)在对加利福尼亚的亡命之徒——邻近地狱天使的描绘中,展示了大量的性爱、毒品和摇滚乐。(他们戴的万字符象征空洞的虚无主义。)尽管如此,这部电影还是相当哀叹这一切的最终结果会是什么。

科曼的电影引发了一波更低俗的骑手帮派剥削电影——在《轮上女魔》中,你可以看到女性领导版本的相对新颖之处,尽管有高调的露营因素,但其女权主义资格存疑。与此同时,《狂野天使》演员彼得·方达继续编写并主演了所有骑手电影的鼻祖,丹尼斯·霍珀的随性之作《逍遥骑士》(1969),它将对嬉皮亚文化的政治良知和坦率兴趣带入了通常的逃避和反叛主题中。它无疑是一段时代的记录,但并不显得过于陈旧:其“新好莱坞”

视角和美学捕捉了美国本身的转型。骑手标志性形象中潜伏但明显的同性恋元素最终在肯尼斯·安格的1963年真正标志性短片《天蝎上升》(Internet Archive)中被凸显出来,这是一场对肉体、铬和芬兰汤姆式男性社群的狂热影像冲击。第二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英国独立电影《皮衣男孩》提供了更加贴近真实生活的厨房水槽式男欲描写,集中在一个在同性恋挚友面前内心冲突、自认为是直男的英雄身上。

也许是因为这个国家的道路走得太短,骑手电影在英国依然稀有——模特影片《战时回忆》(1979)则改为使用踏板车,失去了很多威胁感。虽然穿着皮革的梅尔·吉布森在《疯狂的麦克斯:末世战士》(1981)中将骑手电影带入末世未来,但它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怀旧类型——从凯瑟琳·毕格罗脏乱而情绪化的1981年处女作《失落者》,一部对《飞车党》的裸露致敬影片,看到了年轻的威廉·达福给出了他最好的白兰度式皱眉。

沃尔特·塞勒斯的年轻切·格瓦拉传记片《摩托日记》(2004)是一部浸透着尊重的公路电影,尽管德里克·西亚弗兰斯低估的《松林外》(2012)则有更多激进的反叛呼喊,瑞安·高斯林饰演的漂白金发摩托车特技演员在过着务实、服务家庭的犯罪生活。

最后,安东尼·霍普金斯在《世上最快的印第安》(2005)——就像最近上映的《特尔玛》中的琼·斯奎布一样——将这一复古类型带入了不可避免的退休年龄段,讲述了一位新西兰人跨越全球满足速度需求的感人真实故事。也许我也还有希望。

流媒体和DVD新作
《野兽》 法国异类导演贝特朗·博纳洛对亨利·詹姆斯的《丛林中的野兽》的宽松、时空交错的改编,讲述了蕾雅·赛杜和乔治·麦凯跨越多个时代的追爱之旅,从严谨的美好时代浪漫延伸到今天的“被抛弃者”时代。许多人认为它很出色,但我觉得它过于压抑和无尽。值得一看你会怎么评价它。

《快查理》 老牌澳大利亚导演菲利普·诺伊斯呈现了一部轻快、不拘一格的杀手任务片,它证明是皮尔斯·布鲁斯南精明又不太认真的魅力的理想载体。他将我们带入其各种转折和曲折中,自然而然地流畅前行。

《少年与苍鹭》 吉卜力工作室的影迷们一直焦急地等待动画大师宫崎骏奥斯卡获奖幻想作品的家庭娱乐版发布,这部作品结合了梦幻般的画面与错综复杂的叙事方式,要么将你带入它令人眩晕的飞行,要么将你留在地面上,既被迷住又困惑。所有粗体标题均可广泛流媒体播放,除非另有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