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世纪70年代米兰的一名女学生活动家,Miuccia Prada曾回忆起在左翼抗议活动之间,她在家门口的楼梯上缝裙子。这位设计师在亲戚眼中简称Miu,她花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将普拉达从祖父创立的皮革公司打造成全球奢侈品巨头,以其进步的观点和非正统的美学而闻名。现在,Miu Miu,她于1992年创立的品牌,也受到了这些价值观的启发,正在以惊人的销售额对抗奢侈品行业的低迷。
业内人士表示,普拉达夫人在业内享有盛誉,值得所有赞誉。在截至9月30日的三个月里,Miu Miu的销售额增长了105%,推动其总部位于米兰的母公司的同比销售额增长了18%。今年前九个月,在香港上市的普拉达集团的净收入比2023年同期增长18%,达到38亿欧元(40.2亿美元;53.9亿新元)。他们的业绩公布之际,古驰等竞争对手的销售额下降,促使其法国所有者开云集团今年发布了几次盈利预警。
普拉达的股价今年上涨了近30%。虽然并非只有路威酩轩集团(LVMH)和开云集团(Kering)逆势而上,爱马仕(Hermes)的股价上涨了约15%,但这两家公司分别下跌了约15%和43%。Andrea Guerra于2023年初接替Miuccia Prada和她的丈夫Patrizio Bertelli担任Prada集团首席执行官,她上个月告诉分析师,Miu Miu的增长归功于其“强劲的观点”。
普拉达内部人士表示,聘请Raf Simons担任普拉达主要品牌的联合创意总监,使Miuccia Prada得以专注于设计Miu Miu的时尚系列。他们补充道,Miu Miu已经从一个面向年轻消费者的品牌转变为一个面向“精神年轻的人”的品牌。该系列的不敬设计包括售价高达4000欧元的亮片内裤、刺绣胸罩和妮可·基德曼两年前在《名利场》封面上穿的“荒谬”的短迷你裙,引发了关于适合年龄的着装的争论。
在竞争对手的传统设计难以吸引顾客的时候,他们已经得到了回报。美国银行分析师Daria Nasledysheva表示:“在其他奢侈品牌继续坚持低调奢华的时候,Miu Miu通过产品推动了时尚内容和新颖性,从而成功地重新吸引了不同价位的消费者。”她补充道:“外观的前卫性以及实验和冒险的感觉真的让Miu Miu与众不同。”。
Miu Miu前首席执行官Benedetta Petruzzo去年夏天被LVMH旗下的迪奥挖走,她告诉英国《金融时报》,Miuccia Prada“不仅仅是该品牌的创意总监”,“她是灵魂……Miu就是Miuccia普拉达;这是一个她可以完全做自己的空间”。Miu Miu曾被视为普拉达主要品牌的妹妹,如今已连续两年荣登电子商务网站Lyst备受关注的最受欢迎时尚品牌排行榜榜首。
它以比十年前高得多的价格瞄准了更加多样化的消费者群体。普拉达本人以其独特的品味而闻名——她曾宣称“丑即有魅力”,并且在1996年的一场名为“平庸怪癖”的时装秀上,她不怕超级名模凯特·莫斯和安珀·瓦莱塔以不讨人喜欢的轮廓走上T台。但同事们说,Miu Miu“与她完全不同”。然而,分析师并不认为Miu Miu在规模上会超越普拉达。美国银行的Nasledysheva表示:
“虽然增长率肯定优于普拉达,但基数要小得多。”。至关重要的是,Miu Miu在中国表现良好,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这个市场最近对许多欧洲奢侈品集团来说变得具有挑战性。今年前九个月,除日本外,集团在亚太地区的销售额增长了9%。与此同时,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游客的到访也推动了日本的强劲增长。Guerra发出了警告,称该地区的市场状况“具有挑战性”。
但与此同时,消费者仍在继续支持普拉达的挑衅性设计和配饰,包括流行的芭蕾平底鞋和Miu Miu传统薄纱手袋的全新演绎,这些设计和配饰在中国消费者中很受欢迎。过去几年,该品牌在中国的社交媒体支出也翻了一番,利用小红书等国内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销售其产品,包括通过直播活动。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尽管普拉达和现任该集团主席的贝尔泰利通常对社交媒体平台“反感”
,但中国采取的数字战略表明,他们“足够聪明,能够以最好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交媒体的影响力”。普拉达自己也没有社交媒体。去年,普拉达选择在Miu Miu的《女人的故事》短片系列中,将八十多岁的中国女演员吴彦淑与一群Z世代名人一起出演。今年3月,70岁的中国医生秦慧兰(音译)在她的Instagram页面上发布了自己穿着Miu Miu品牌服装的照片,随后受邀在巴黎的T台上走秀。
这两起事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在托马索·埃布哈特(Tommaso Ebhardt)最新出版的传记《普拉达》(Prada)中,平面设计师迈克尔·洛克(Michael Rock)这样引用:“这就好像普拉达女士在告诉她的客户:‘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我们所经历的所有矛盾,我也经历过,我也感受到了’。”Silvia Sciorilli Borrelli©2024英国《金融时报》。本文最初发表于《金融时报》